[登录|免费注册] 帮助中心

杭州“清水丝绵”世界非物质遗产,国越纺织成为商标拥有者

www.dye-ol.com 发布日期: 2014-07-15 浏览:1870

 关键字:清水丝绵 国越纺织 丝绸产业 文化遗产

余杭清水丝绵制作历史悠久,余杭清水丝绵色泽洁白,无绵块、绵筋、杂质,手感柔滑,弹性好、拉力强,厚薄均匀、特色鲜明。
  余杭镇的东西诸乡自古都产丝绵,尤以吴山乡凌村所产的数量多、质量好。相传宋、元、明各朝,都列为贡品,清康熙时还远销日本。民国期间,余杭镇上有丝绵行4家,以 “苏晋卿”“老恒昌”为最有名,年收购量约400担。其中老恒昌年收购约200担,产期日收500~600斤,行销沪杭等地。杭州高义泰、九纶、天纶、美纶等绸布庄都在余杭镇进货。
  余杭“苏晋卿” 制作的清水丝棉在民国十八年(1929年)“西湖博览会”上获特等奖。余杭清水丝绵色泽洁白无瑕、边道薄匀、手感柔软绵和、质地坚韧,即使长久存放亦不致返黄,是制作冬令令御寒衣服被褥的上等材料,余杭清水丝绵按品质高低,分成牡丹牌、红牌和绿牌几个等级,以牡丹牌为最佳,远销日本、美国和东南亚地区。
  余杭生产丝绵历史悠久。周时已桑蚕家养,民户缫丝。到了唐代,丝绸生产已很普遍。唐代开元年间,余杭、钱塘一带缫丝、织绸、造纸等家庭工业逐渐兴起,余杭郡贡品有绯绫、纹绫、白编绫。从宋代起,浙江上调的丝绵占全国上调的三分之二以上。《咸淳贡赋志》记载“钱塘、仁和、余杭、临安、于潜、富阳、新城(新登)、盐官(海宁)、昌化九县岁解绵……以同功(宫)茧与出娥蚕非缫丝者为绵,今余杭所出为佳”。相传南宋康王赵构建都临安(杭州)时,特谕把余杭丝绵列入贡品。元明亦然,据《杭州府志》记载:“杭州(余杭郡)岁贡绵”。清时,余杭丝绵名声更大,康熙年间曾远销日本。
  人们称余杭出产的丝绵为“清水丝绵”,有它的来历。历史上,余杭镇及附近乡镇农家妇女把不宜缫丝的双宫、柴印、黄斑茧加工成丝绵自用或出售。农妇们在世代相传的制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创造了奇特而精细的工艺。蚕丝是一种蛋白质,由丝素和丝胶构成,丝胶占20%-50%,是茧丝的保护层,略带黄色,质地脆硬。由于丝胶的存在,茧丝光泽暗淡,手感粗硬。在制作丝绵时将蚕茧加以炼煮、剥翻、漂洗直至扯绵,就是要去掉丝胶净留丝质。丝胶除去愈净,丝绵质量愈好,而在技艺上极需要掌握分寸。此外,制丝绵除有一定的技巧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,即良好的水质。有关余杭镇水好,至今仍流传着这样的故事:
  很久以前,余杭区余杭镇东南边的狮子山山麓有一口很大的潭,是飞流直下的天目山水撞到狮子山回漩结穴而成,当地人叫它狮子池。池水悠悠,清澈见底,游鱼可数。附近农家用池水制作丝绵,绵色奇白,且呈玉色有光泽。从此,四面八方汲水者趋之若骛,狮子池畔热闹非凡。据《嘉庆余杭县志》记载,余杭狮子池“以其水缫丝(含制绵)最白,且质重云。”

 杭州国越纺织有限公司在 “清水丝绵制作技艺”被列入联合国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》之后,全面致力于蚕丝被非遗文化事业的发展,并且在品牌建设和质量保证方面倾注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把这视为振兴蚕丝被的新起点。

  打造品牌是发展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,因此杭州国越公司十分重视“清水丝绵”品牌的建设。2009年公司开拓“清水丝绵”蚕丝被市场,致力于在市场推广这一“非遗”蚕丝被品牌并弘扬丝绸文化。为了强化市场对“清水丝绵”这一高端蚕丝被品牌的认识,公司采取了“三个坚持”的策略,即:坚持只销售“清水丝绵”品牌旗下的产品;坚持蚕丝被专营,所有销售的产品全部是100%天然桑蚕丝及蚕桑衍生产品;坚持一年四季只销售蚕丝产品。这一策略确立了“清水丝绵”的高端蚕丝品牌地位,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,大大提升了品牌的专业性和知名度。

  “清水丝绵”是蚕丝被行业中唯一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,质量和品牌是支撑起这个行业标杆的重要保障。目前,“清水丝绵”蚕丝被接近占据国际高端市场10%的份额,产品真正拥有了市场定价权,成为蚕丝被行业的第一品牌。公司负责人介绍:“世界蚕丝被看中国,中国蚕丝被看清水丝绵, ‘清水丝绵’蚕丝被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市场地位,都因为有着优异的品质作为保证”.一些世界顶尖奢侈品牌纷纷表示希望能和具有2000年御用历史的“清水丝绵”合作,共同开拓和发展丝绸产业。

讨论区0人参与
用户名: 密码: 验证码: 注册
读者评论公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此网站同意其观点。
共0条
相关标签
分享按钮